就东汉时殷封的讨论问题给肥东殷氏代表殷光宇的复信

    中华殷氏网 2009年1月12日 殷作斌站长


    就东汉时殷封其人的讨论问题

                   给安徽肥东殷氏代表殷光宇的复信

光宇仁兄大鉴:

       我昨天将信发至您的邮箱又被退了回来,又托网根转发。今接您来信,甚为高兴。您年近八十。我才虚七十。按理说,应叫您前辈才对。但因暂时无法考证昆仲字辈,故暂以兄台称之,见谅。念兄年高,我们不多为难兄长。但考虑到兄长是现代研究我殷氏族史之先驱者,我们还是请兄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多把把关,如请兄审查审查我们的研究论文,多到我们的“中华殷氏网”转转,在研究方法方面为我们多作指导,如有宝贵资料就贡献给我们,兄之肥东殷氏,也是我们急需要研究的重点支派,此支资资料还赖兄整理支持等。兄之来信,所涉内容,颇为珍贵,本想公布网上,引发族人讨论,但兄属不宜公开,小弟照办就是。但我复兄此信,小弟未得兄允,已公布网上,目的是引发更多热心者参与,共商编撰殷氏族(通)史、激起殷氏家族二度中兴之大事,望兄海涵。

       遥想我殷氏家族自纣失国以来,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衰败时期,直到自晋至唐这八百年间,在祖籍陈郡长平殷氏的努力下,才实现中兴,才使自纣之后衰落已久的殷氏家族又兴盛起来。又一次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据史家统计,在这殷氏中兴的八百年间,在长平殷氏家族中,正史中有传者二十五人,为官者五十七人,在文献中留有姓名者82人,此八百年间, 长平殷氏在著述方面也颇为丰富,仅《隋书•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中著录的作品就有: 殷融集十卷;殷仲文集七卷; 殷浩集五卷,《孝经注》一卷; 殷允集十卷;殷景仁集九卷; 殷康集五卷;殷叔献集四卷; 殷琰集八卷;殷旷之集五卷; 殷芸集三十卷;殷顗(凯)集十一卷; 殷淳集三卷;殷仲堪集十二卷,《四部书目》四卷,《杂论》九十五卷,《妇人集》三十卷,《毛诗杂议》四卷; 殷仲容《颜氏家传》一卷; 殷亮《颜鲁公行状》一卷; 殷践猷等撰有《群书四录》。以上多已失传。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文55篇,诗37首,小说十卷,分别见于《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文》和《说郛》中。 
 

       入赵宋以后,我殷氏家族又一次衰败下去,不是我殷氏无人,而是赵宋基本上不用殷人,或逼少数为官的殷人改姓。因赵宋讲究迷信,认为殷人是犯了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认为上天让其父起名为赵弘殷有赵氏为殷氏打天下、做嫁衣之意,故处处打击殷人,不让我殷人抬头,在赵宋的影响下,自公元960年起直到现在,殷氏家族,就整体而言,基本上没有中兴过,目前从全国来看,殷姓人口有锐减趋势,总人口只有170万(据2006年统计数字---下同),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14%,姓氏排名已降到第111位。从人口分布来看,河南祖地已很少,主要以云南、江苏、山东、安徽为多。目前,社会和谐,已是政通人和、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正是我全国各支殷人团结一致、大显身手、共创家园、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实现殷氏二度中兴的伟大时代。目前全国殷氏各支的大多数裔孙都希望各支派团结起来,求大同,存小异,避开门派之见,各支派把家谱公开拿出来,实现资料共享,派长支荣,共同谱写殷氏通史、编辑全国统谱,为实现殷氏二度中兴做些前奏性工作。这一工作的任务之艰,工作量之大,耗时之长,需资金之多,都是与过去编一支谱牒所不能比的。做这一工作的领军人物本应待有大德大才之人出现才是,但时不等人,弟虽不才,自知难以担此重担,但目前山中无虎(或虽有虎才,但隐居未现),弟当从权充之,待将来我殷氏帅才出现,弟当让贤隐退,期望兄长这根殷氏大柱支之。

      兄信惠言,晋书《晋阳秋世》为《晋阳秋》一书中《世说》篇之误,应为《晋阳秋.世说》才对,弟早疑之,得兄明示,终得证矣!只是我从网上觅得《晋阳秋》之《世说》篇大部分文字,竟未找到润之殷耀祖、殷民栋两位先生新著《殷氏三千年----东汉世家----兼述江南“东汉世家”殷氏后裔的足迹》(以下简称《东汉世家》)所引“浩与仲堪辈,必润之产,皆谏议大夫封公之裔孙也”、“仲堪之殁,其子简之葬其父于丹徒祖墓”的文字,望兄进一步协助查找(后一句在正史《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殷仲堪、简之传》中已有仲堪兵败“出奔酂城,为玄追兵所获,逼令自杀,死于柞溪,....子简之,载丧下都,葬于丹徒,遂居墓侧"的明确记载,重点是查前一句)。如果兄藏有明万历初殷正茂会同润常徽三宗联合修谱,对秩公先祖源流提出新说的《本源考》原文,请惠弟,如有正茂公当年撰写的《致润族书》、《议建修谱书》原文,也请并惠之。

       对于正茂公提出的秩公始祖为封,后人修谱时,为防各支裔孙不能信服,又加“讳封字建之”伪证以佐之,对此一说,弟早疑之。因弟想,秩公逝去425年后,直到正茂公去世那一年(1592)才迁葬殷氏祖茔经山泉水湾(今丹阳市埤城镇东白龙村雀梅墩),并由正茂公亲自主持重新建碑勒石,明示秩为东汉谏议大夫封公之后(墓碑上明显刻有《东汉世家》四字,碑文内还载有:秉常公为“东汉谏议大夫殷讳封公后也。世居扬之泰州,为宋右武大夫,驾车护跸南渡,由泰迁润。今华墅、黄墟、姚巷、歙之上里,常州之北门,并后贤,申港等处,殷姓繁衍,皆公后裔。” )。在正茂公去世前夕,正茂公亲自倡导并主持,对已逝去425年的秉常公行如此大礼,如此大动干戈,个中必有原由,其动机必非纯溯源定祖也。对上述族史事件,弟虽早疑,但怕伤秉常系润之诸支族人情感,为殷氏各支派团结之大局,弟一直忍住未说。但近来江南润之耀祖、民栋两位先生在其新著《东汉世家》中,对几百年前正茂公主演的这一族史事件,又大加宣扬,不仅确认殷封字建之为秉常系诸支始祖 ,而且断定殷封为东汉时陈郡长平殷氏南渡第一人,断定殷封为殷氏南渡始祖(范围从秉常支系一下扩大到涵盖江南和由江南迁居浙闽、两广、云贵川以及苏北的的所有殷氏分支),而且在该书第24—27页还详细列出了自东汉陈郡长平人殷封南渡起直至南宋人秉常止的二十九世世系表,将晋至唐八百年间为殷氏中兴作出重大贡献的以殷羡殷浩父子为代表的在正史中有传的数十位历史名人几乎毫无遗漏的全罗列在殷封门下。这一下就将事情闹大了,但为顾全大局我也忍住没有出声。但这一讯息传到北方,北方的殷氏代表终于耐不住了,近来有人公然宣称,现居离陈郡不远的豫皖鲁苏三角地区的诸多殷氏分支才是殷商嫡传、才是陈郡长平殷氏的正宗裔孙,对东汉陈郡人殷封南渡形成陈郡江南正宗裔孙一说提出竭然相反的意见。为进一步证实此说,他们还挖出了一个称为正宗殷氏的所谓《契谱》殷氏家乘,分《殷氏本源世系图》、《殷氏派承世系图》和《殷氏本支世系图》三大部分。《殷氏本源世系图》从契起直至微子启、受辛纣、微仲衍止,历三十八世,《殷氏派承世系图》自纣父帝乙起直至隐公剔成和宋王偃止,历二十六世,《殷氏本支世系图》自微仲衍起直至戬尔、单尔、百尔、谷尔、大尔、熾尔、昌尔这七兄弟为代表的七支始祖止,共七十五世,若再加上以这七兄弟为分支始祖的后续的二十余世,从微仲衍起,将达一百世,再加上殷商的三十八世,共有近一百四十世,这已大大超过了已成为族谱之最的孔氏宗谱,打破了世界的吉尼斯记录。他们合谱溯源,将我殷氏宗谱推到了自始祖契起不间断的高水平,这当然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但看了其具体世系,却令人大失所望,不仅世系记载错乱,而且与正史记载严重不符 。他们也将自晋至唐这八百年来为殷氏中兴作出历史性贡献的诸多历史名人收录其中(其运作方法几乎与江南润之耀祖、民栋两位先生在其新著《东汉世家》中所采取的运作方法类同),如秦人殷通、汉人殷丹、晋人殷羡殷融兄弟、殷浩、南宋殷孝祖、殷琰、北齐人殷汪(任)、南梁人殷高明、南陈人殷不害殷僧首父子、唐人殷开山、殷梵童、殷践猷、殷寅、殷亮、殷侑、殷盈孙等都无一例外全被囊括其中。像这样的《殷氏家乘》,其真实性又有谁会相信呢?近来我已在网上原汁原味地公布了殷氏中兴这八百年间几十位功臣的正史传记,用以反击这种浮夸不实之风。到此时,我才在网上发了题为《就东汉谏议大夫殷封的几个疑点致苏南润族乃至全国殷氏族人书》的专文,提醒各支殷氏族人不要搞什么正宗不正宗,慎用“殷商嫡传”之词语,更不得用“赖殷”一词向对方挑衅,伺机主闹事,破坏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大局。为了正本清源,为了扭转各支殷氏互争历史名人的不良风气,为了让南北各支殷氏都服气,我认为有必要将“长平殷氏南渡”这件事搞清楚,要想将“长平殷氏南渡”这件事搞清楚,就必须从“长平殷氏南渡始祖殷封”讨论开始,只有将东汉时官至谏议大夫的殷封的经历是否真实、其是否且因何原因南渡、自陈南渡的殷氏始祖真名是否名封字建之、甚至殷封其人是否存在等一一讨论清楚,才能结合正史记载,将自晋至唐这八百年间为殷氏中兴立下汉马功劳的那数十位历史名人一一安家落户,免得各支争来争去,影响实现海内外各支殷氏大团结、谱写殷氏二次中兴凯歌的一事。要搞清这些问题,就必须重理殷正茂当年已判决的族史旧案,要理清殷封也就是《东汉世家》这一族史旧案,就必须从殷正茂当年断此案的主要证据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廟碑》原文讨论起。查历史文献,发现该文现在有两个出处,一是出自清 董诰等编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扬州官刻本 ,二是出自《文苑英华 》(第六册)卷八八二碑三九[家廟三],二者的文字内容相同,我已将其全文发有中华殷氏网站上。殷正茂当年作出判决的依据是该文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与正茂公当年的理解竭然不同。现详述于后,请兄品阅。

       当年殷正茂正是根据该碑文中的关键一句----“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才得出了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殷封在东汉桓灵二帝时任谏议大夫、冀州刺史,为避党锢之祸,才弃官南渡栖于曲阿的结论。其实,殷正茂对这段碑文的理解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这句话中的“封”字既可以作人名来理解,也可以作动词来理解。作人名来理解时就是“殷侑的二十一代祖叫殷封,在东汉桓灵二帝时任谏议大夫”,这就是当年殷正茂的理解,但他的理解可能是不正确的。作动词来理解,“封”就是“封官”的封,我们可以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这句话理解成“殷侑在修家庙时只考证出其三代近祖(曾祖、祖、父)的名讳,对其更远的祖先名讳基本上无法考证了,他只从其家世传说中考证出其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二帝时做了大官,被“封”为谏议大夫,出任过冀州刺史,为避党锢之祸,才弃官南渡,隐姓埋名,栖于曲阿。至于这位二十一代祖叫什么名字也无法考证了。因此殷侑在修家庙时,没有将其各代祖先的神道牌位(名讳)一一列出供奉,只‘奉工部、卫尉、骑省三府君,李氏、周氏、刘氏三太夫人神主,克祔於其室,自西徂东,靡陋靡丰,守经据古,处约为恭。’”。笔者认为,结合该碑文的后文来考虑,上述的第一种理解(即殷正茂的理解)可能是不正确的,而第二种理解反而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下文中殷侑的曾祖名、祖名、父名之前都有一个“讳”字(分别为讳楷字文绚、讳元觉字元明、讳怿字易从),以示敬意,唯独对二十一代祖“封”没有用“二十一代祖讳封字建之”,难道这是主人殷侑和碑文撰写者冯宿的一时疏忽吗?我想这在崇祖避讳之风盛行的唐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殷侑在祖庙碑文中是绝对不会只对三位近祖避讳而对二十一代祖殷封不避讳而直呼其名的。因此我认为殷侑家庙碑碑文中的“封"字,不应该理解成人名“殷封”的“封”字,而应理解成动词“封官”的“封”字。

       也许兄会说,殷正茂是当朝一品大员,其考证应是甚为周密,绝对不会有错的,这个名人考证绝不会错的观点也不是绝对的,我们抛开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是否叫殷封不谈,就是对殷侑的世系的考证,殷正茂也犯了一个甚为明显的错误:按照中国正史的传统说法,殷侑说的二十一代祖是自其父亲起算往上推的,其父是一代祖,其祖父是二代祖,其曾祖父是三代祖……,如果以二十一代祖当做殷侑的始祖的话,那么殷侑自己应为二十二世才对,不是正茂公推算的二十一世(正茂公在《致润族书》中声称自始祖殷封起“至司空已二十一世”),就按殷侑自己的碑文来推算,自其二十一代祖算起,他也是二十二世,因为殷侑在碑文中说,他的曾祖工部府君讳楷字文绚是十九世,那么其祖当然是二十世,其父当然是二十一世,他自己当然是二十二世了。连这么浅显的问题殷正茂都会搞错,他将殷侑家庙碑的碑文理解错了又为什么不是可能的呢?!

       仁兄,这次我提出了重新探讨殷封其人的问题,对江南诸支族人的感情确是个大伤害,因为信仰了殷封几百年,现在提出来要重新讨论,在情感上一时接受不了是可以理解的。但历史是科学,不能靠信仰解决问题,历史不是圣经,不是哪个人说是就是的。只要公正地进行科学的讨论,相信大多数族人是可以理解的。你不先解决殷封的问题,那末已经被《东汉世家》收在殷封门下的那些诸多历史名人的门派归属又怎么解决,难道就听之任之,让各派这么永无休止地争下去?其实以正史为经、以殷颜世结朱陈为脉,也不难搞清殷氏南渡这个问题,殷氏南渡有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是一批人,更有可能是汉末至两晋这几百年间多批次南渡完成的,非要找出一个南渡始祖来,将本是多支的变成一支处理,这在照顾族人的感情上是可以的,但要作为谱牒史,我看还是不太妥当的。至于自晋至唐那几十位殷世名人的安家问题,在诸册《正史》、《元和姓纂》、《南北史表》中,古人早为我们解决了,已不需我们今人多绞脑汁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该书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发了一张殷封墓的照片虽反映了族人的心理要求,但就族史来看,也会给人以不真实感,我已公开建议耀祖、民栋两位先生在该书再版时再斟酌之。

       以上管见,是怱怱草成 ,求兄耐心审阅之。 

                   此致
冬安 
                   族弟 作斌 
                            于 戊子岁 季冬月 中浣 望后两日


分享按钮>> 古辣屈氏宗祠介绍
>> 香港屈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