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殷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殷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与站长 殷作斌(网名:hyyzb)对话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帝辛三千零五十五周年祭 已阅:3466 / 回复:0(楼主)

帝辛三千零五十五周年祭

——写在2011年帝辛殉难日农历2月初5祭祀之前

殷姓应以皇帝为远祖,以契为始祖,帝辛是我们的先祖。依《史记》,《世本》,《元和姓纂》等记载,殷商先祖自皇帝至契的传承次序为:皇帝与嫘祖生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与简狄生契,相传四十二代是帝辛,帝辛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代君王。

维公元2009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五,在帝辛殉难三千零五十五周年之际,中华殷氏网站站长殷作斌教授。应淇县殷氏宗亲会殷福春会长邀请率六十五人,代表十省市殷氏宗亲,在淇县河口村北——淇河之宾帝辛陵举行盛犬祭祀活动。

这次拜祖大典。是由淇县殷氏帝辛陵守墓人,撰写淇县殷氏族谱,并发起举办帝辛拜祖暨正名大典.淇县河口村,迁民村,上关村,小屯村共三百八十八人,和中华殷氏网站六十三人,合计四百五十一人。共同祭祀帝辛先祖,认祖归根,孝行天下。

淇县殷族撰写殷氏族谱,旨在追本溯源,敦亲睦族,明尊卑辨亲疏,聚殷族血缘为一体。求淇县殷族累世昌盛,兴旺发达,团结一心,和谐共进。弘扬殷商文化,为建设殷氏精绅家园,为中华民族复是兴尽绵薄之力。

帝辛陵历经三千多年,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是淇县殷族一件大事,也是海内外二百万殷氏子孙的一件幸事。是帝辛英灵永存的有力证明。

此次活动由中华殷氏网站和淇县殷氏后裔一起为帝辛陵树碑六尊。分别是:一代伟人开国元勋毛泽东和考古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对帝辛的高度评价各一块。有淇县殷氏宗亲会和中华殷氏网站两篇祭文各一块,还有两块碑上分别写“大商帝辛之陵”和“功垂千古,气节万年”。从此,“纣王墓”改为“帝辛陵”,我们的祖先不再居在一般平民的墓穴里,恢复一代君王应有的辉煌。殷氏族人不再称帝辛为纣王,骂帝辛为纣王是非常错误的,天地难容。但在一些地方一些殷氏心中,仍存有微词,这是缺乏良知的,是万万不可的。骂帝辛为纣王,是周朝出于一己之和利。帝辛,姓子名辛,字受德。“纣”是万恶不赦之意,是周朝姬发强加于人。周朝为镇压殷商百姓的反抗,有意搞臭殷辛王,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殷帝王身上种种不实之词,历代封建统治者也为了一已之和利,强加在殷辛王身上的罪名越来越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帝辛和秦始皇,曹操才重见日。一代伟人开国元勋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曾讲:“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毛泽东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又讲:“纣王在位的时候很有名望,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同年八月又讲:“纣王被骂了三千多年,好的讲不坏。一时可以讲坏,总有一天恢复;坏的讲不好。”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诗咏:“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始此人。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殷辛之功迈周,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罪当解除。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谁如有功于民族,推翻旧案莫踟躇”。作为殷商后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复兴,为先贤正名是天经地移的事情。中华殷氏网站和淇县殷氏宗亲会的两篇祭文。正确评价殷辛王是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气节的典范。为此,我们华夏子孙,殷商后裔应该携起手来为先祖殷辛王正名,讨回应有的公道。

     公元前1064年,属国姬发反商进攻朝歌,为出师有名,担当起为帝辛罗织罪名的集大成者,其罪状有三:笫一条罪状是帝辛听妇人之言;第二条是不祭祀祖宗和上天;第三条是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第一条是说殷辛王听妇人之言,姬发是指殷辛王听旦妃之言,旦妃是帝辛平叛带回来的战利品,旦妃当时十五岁,涉世不深。从甲骨文记载殷商王朝迂大事都要求神问卜,帝辛怎么会听旦妃之言呢?纯属乌有。二三两条属观念政治问题。我们应以是否为维护国家利益为标准。伐东南之夷正是由于四方奴隶的参战和奴隶将领指挥,才有了殷辛王经营东南的胜利。姬发进攻殷都朝歌的理由仅此三条而己。如果殷辛王有残暴淫虐之事姬发能熟视无赌吗?说殷辛王残暴淫虐之事是在春秋末年,时隔三百年之后才有了。再后来又有了什么“炮烙”、“醢”、“脯”、“折胫河’”、“剖心”苏旦妃“肉林酒池”种种罪名。正如子贡所讲:“纣王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同样仍是孔子的学生端木赐也说:“是君子鄙视坏人,把天下不好的事情都集中到他身上了。”宋朝人罗沁认为,将商纣王同夏桀说得一模一样,夏桀的罪就是纣王的罪恶。尽管不少先哲站出来为纣王鸣不平,但由于封建统治主流文化讲纣王的坏话。殷辛王一直被骂了三千多年


作者:qxzhd (2011/2/16 11:15:2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殷氏论坛  执行时间:3,128.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殷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